作者: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廖志诚
无论是从早期的《摆脱贫困》还是《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亦或是十八大之后在国内外重要国务活动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和着作中,习近平总书记都频繁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经典,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彰显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展现了深遂的中国智慧,阐释了独特的中国道路。
一、彰显了坚定的文化自信
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广泛、更基础、更深厚的力量,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文化自信首先就体现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从中凝结了许许多多的智慧,创造了迄今为止人类唯一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理应成为中华儿女自尊、自信、自豪的源泉。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命运相连、国运相通,我们不可能离开世界独善其身,所以我们要善于从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中汲取养分,以助力自身的发展。但是,这些都只能是我们发展的外部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做好中国的事情,讲好中国故事,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站立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 13 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因此,“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始终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而且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范,总是能够根据当时的语境,十分巧妙地援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或名言警句、或名人轶事、或神话故事、或寓言传说,以此来阐明深刻的道理,时刻不忘在新时代赋予其当代的价值和意义。比如,习近平总书记以“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来突出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来说明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以“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来强调勇于实践的重要性;以“学者非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来阐明处理好学习与做官的关系;以“智者求同,愚者求异”来明示国际交往的原则;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凸显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凡此种种,举不胜举。这些用典不仅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也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内涵。
二、展现了深邃的中国智慧
在当下复杂的国际背景之下,如何维护世界体系的和谐稳定、重构世界文明秩序,是摆在世界各国眼前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人类历史上诞生过许多伟大的文明,中华文明就是其中一支享誉世界的独特文明谱系,其间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独特的包容和智慧,为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如提倡“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崇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坚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主张、笃信“德不孤,必有邻”的处世准则、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发展路径、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合境界,等等。这些产生于久远年代的朴素道理,展现了中华民族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见卓识。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以自己独特的智慧,矢志不渝地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会议场合和对外交往中,习近平总书记适时地向世界各国阐释和推广中国的主张和智慧。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提出“计利当计天下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比利时《晚报》发表的文章中提到“智者求同,愚者求异”等,这些用典不仅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了智慧。
三、阐释了独特的中国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回望历史,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向人民群众乃至世界各国人民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关到人心向背和外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和对外交往时,时刻不忘以各种方式对世界各国人民阐释中国道路,努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其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引经据典,用以阐明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和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经典,阐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道路的独特价值取向,把人民高高举过头顶,要求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做到心中有民,努力多做争取民心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时刻牵挂老百姓的疾苦,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来强调深入基层的重要性,要求领导干部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为民分忧,为民解忧,实实在在地替老百姓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习近平总书记也经常引用经典,阐释德法并举是中国道路的独特治理方式。道德与法律各有所长,相互补充,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起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所以,不可偏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所以要求全体人民群众要“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都要加强道德修养。他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告诫大家,道德修养的前提在于“静心”,唯有静心修身,淡泊名利才能登高望远,从长计议,做出利国利民的正确选择。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要求以德治国,还倡导全面依法治国,强调“法者,天下之准绳也”“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一个国家,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才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可供执行的标准,确保社会秩序的安定稳定,为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正所谓“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对于治国安邦而言,立法是基础,法出必行则是关键,“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一定要让守法者得到肯定,违法者受到惩罚,如此则是非清楚、黑白分明,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扬善抑恶,营造人人舒心、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因此,只有德法并举才能为开辟中国道路的新境界创造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还引用经典阐释改革创新是中国道路的独特发展思路。常用“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来阐明时移世易的道理,要求“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只有把握现实节奏、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方能始终走在前列,获取胜利,否则“不日新者必日退”。因此,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经典引用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变化与创新发展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革命品质。正是由于执着于改革创新,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新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以恰如其分的引用,使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所走的道路有更加全面且清晰的了解,有利于增进互信,推动合作,实现共赢,为推动世界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新贡献。